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科学评估衰老程度并探索有效衰老干预措施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或将接近三分之一。在此背景下,衰老时钟(aging clock)作为一种评估生物学年龄的新兴工具,为监测个体衰老状态和评估干预效果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但国际上尚缺乏基于大规模人群数据的标准化衰老时钟体系,极大限制了相关研究和应用的纵深推进。近日,中国衰老标志物研究联合体(Aging Biomarker Consortium,ABC)应邀在Nature Aging发表了题为"The X-Age Project to construct a Chinese aging clock"的Perspective文章,系统介绍了X-Age项目(又称"耄耋"计划)的研究框架和实施方案。该研究从体系建设角度,提出了构建中国人群衰老时钟的方法学框架,以期为健康老龄化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X-Age的总体目标
展开剩余80%X-Age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可靠的衰老评估体系,主要目标涵盖:制定全流程标准操作规程(SOPs),为多中心研究的样本采集、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统一规范;建立基于自然人群的"基线衰老时钟",描绘正常衰老轨迹;构建包括疾病、遗传与环境等因素的"扰动模型",探索衰老异质性;搭建数据整合平台,汇聚多维度数据,建立衰老研究的数字孪生模型,为衰老评估和干预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支撑(图1)。
图1. X-Age总览
X-Age的实施路径
X-Age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多中心自然衰老队列,并进行长期随访研究(图2)。所有样本和数据将按照统一标准进行采集和处理,存储在标准化衰老生物样本库(SenoBank)中,由中心平台(LabCore)进行统一的质量控制和分析(图 2)。同时,X-Age将建立多组学衰老研究框架(Senomics),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并鉴定核心衰老标志物(SenoMarkers)(图 3),推动多模态衰老时钟研发。
图2. X-Age的基本指导框架
X-Age的实施保障
X-Age将以标准化队列为起点,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同时,项目希望通过多学科合作,联合各领域研究人员,汇聚生物学、医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领域力量,搭建合作研究平台。通过这种协同机制,X-Age希望整合多领域的研究优势,加快衰老相关科研成果的迭代与转化,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完整闭环。X-Age还计划建立配套的实验平台和质控中心,为样本处理、测定和分析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撑(图 4)。
图3. 多层次器官衰老评估框架
X-Age的未来展望
总之,X-Age希望在科研深度与应用广度上实现有机统一。通过构建中国人群的衰老时钟体系,有望在未来为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工具,为衰老及相关疾病的干预评估奠定方法学基础,并为老龄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图4. X-Age的“四大支柱”——合作、技术、平台、管理
X-Age的提出,体现了中国科研人员在衰老科学领域的系统思考与深入探索。项目将持续推进相关工作,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的衰老研究体系,并与全球同行携手,共同推动衰老科学研究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进程。
附:“中国衰老标志物研究联合体”简介
中国衰老标志物研究联合体(Aging Biomarker Consortium, ABC)成立于2022年,致力于系统推动衰老生物标志物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全链条发展。该联合体旨在建立基于中国人群特征的衰老评估体系与生物学年龄标准,重点聚焦衰老的精准度量、机制解析及早期干预策略。ABC高度重视跨学科协同与国际合作,致力于构建开放、包容、共享的研究平台,并积极应对衰老研究中的伦理与社会议题,以延长人类健康寿命,为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科学支撑与协作基础。
2023年7月,ABC应邀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Medicine发表通讯文章“The Aging Biomarker Consortium represents a new era for aging research in China”,全面阐述了其科学愿景与使命。自成立以来,ABC广泛整合衰老研究学者与临床专家资源,围绕脑、心脏、血管、肝脏、骨骼、骨骼肌、肾脏、脂肪以及听觉、视觉等关键系统的衰老标志物形成多项专家共识,并牵头发表“Landscape of Aging”和“Biomarkers of Aging”等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综述论文,在衰老机制、预警技术与干预策略等领域取得系列重要研究进展。
ABC的成立与发展已赢得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在其之后,美国和欧盟也相继成立了类似的衰老研究联盟。目前,ABC正与全球伙伴紧密协作配资之家点评,共同推动衰老评估与预警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方法创新与国际化合作,引领人类衰老研究迈向新阶段。
发布于: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