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失败,除了他个人的指挥混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用人不当。尽管他的麾下有一些足够能力的将领,但蒋介石却从未真正重用他们。这种用人策略,最终成了他败北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他身边,有三位将领被认为是“饭桶”股票软件配资资金,如果少用一个,或许局势就不会如此糟糕。那么,这三位将领是谁,又是如何在蒋介石的统治下获得重用的呢?
首先是刘峙,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他曾被蒋介石亲口称为“福将”。早年,刘峙是蒋介石最得意的将领之一,地位甚至超过了顾祝同。刘峙不仅是陆军上将,还是河南省的主席,他的崛起与蒋介石有着紧密的关系。蒋介石曾说过“智将不如福将”,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刘峙的命运。刘峙的人生起点极为顺利,早年参加黄埔军校时,他与蒋介石结下了深厚的关系。从军阀混战时期开始,刘峙就凭借聪明的站队和不小的战功,逐渐走上了蒋介石的核心圈。
展开剩余71%在东征结束后,刘峙便成为了团长,并很快晋升为师长。那时,蒋鼎文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团长。凭借出色的能力,刘峙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甚至在中山舰事件中担任了重要职务。在与我党的围剿中,刘峙没有手软,最终他也因此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对刘峙非常宽容,尽管刘峙在战场上屡战屡败,甚至在抗日战争中由于指挥混乱被戏称为“长腿将军”,指责他逃跑比谁都快,蒋介石依然没有放弃他。蒋介石曾说:“刘峙不会打仗又如何?他的忠诚无人能比。”即使刘峙犯错,蒋介石也会为他善后,在解放战争期间,蒋介石甚至重新启用他,并赋予他60万大军,尽管最后只剩下五万人。
第二位要提的是胡宗南,蒋介石的“天子门生”。胡宗南在蒋介石的麾下可以说是一个嫡系中的嫡系,极受宠爱。短短两年时间,胡宗南从一个普通士兵晋升为少将,并且是黄埔军校中第一个被授予少将军衔的人。他不仅是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也是第一个兵团总指挥,这些地位让他在蒋介石身边占据了特殊的位置。虽然胡宗南的能力相对较弱,但他依然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原因之一便是他与蒋介石的深厚私交,尤其是他那无可挑剔的忠诚。即便他在抗击我党时屡战屡败,蒋介石也一直没有放弃他。在围剿我党的过程中,胡宗南屡次失败,甚至在兵力远超我党的情况下,还差点被我方活捉。进入陕北后,胡宗南原本打算一举拿下延安,向蒋介石邀功,但最终一无所获。即使如此,蒋介石依然没有削弱对他的重用。胡宗南在战场上的失败没有改变他在蒋介石心中的地位,蒋介石相信他绝对忠诚,因此继续给他重要任务,尽管胡宗南从未打出一场胜仗。
最后要提的是陈诚,他与蒋介石的关系尤为亲密。蒋介石看重权力,而陈诚则有能力帮助他做出许多重要决策,蒋介石赋予了他很大的权力,这也说明了蒋介石对他的高度信任。陈诚的崛起与胡宗南相似,早期他通过黄埔军校结识了蒋介石,并且逐渐获得了重用。陈诚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显赫的战功,甚至可以说他的军事才能相当平庸。尽管如此,蒋介石依旧将他推上了重要岗位。陈诚与胡宗南一样,屡战屡败,尤其在执行蒋介石的命令时,经常因为指挥失误而导致战败。但即便如此,蒋介石并没有因此责罚他,反而继续提拔。陈诚曾多次为蒋介石背黑锅,无怨无悔。蒋介石喜欢指挥战场,但他却没有战场的实际经验,因此陈诚只能在一场场失败中承担责任,这也使得他获得了蒋介石更多的信任。
蒋介石在用人方面,薛岳曾经用八个字总结过:“宁用奴才,不用人才”。蒋介石最看重的是忠诚,只要听话,即使没有军事才能,也能在他的麾下获得重用。这三位将领,无论能力如何,都因忠诚和听话,而在蒋介石的统治下得到了重用。
发布于:天津市